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途径:
一是由医院设备科来维修,二是由医疗器械的原厂生产企业来维修,三是由第三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来维修。
第三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又分为三类,一类是本身就是医疗设备的代理商同时又获得厂家授权的维修资格,第二类专门做医疗设备维修的公司,第三类是做医院医疗设备整体维修托管服务的公司,这类公司实质上是做的维修产业平台,以产业平台的身份整合专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医院,厂家,第三方,完成备件渠道的整合,打通维修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复杂的,运营闭环式的服务模式。
医疗设备维修市场随着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6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18号令《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使第三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18号令明确了第三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在承担医院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时的合法地位,从产业顶层设计上打破了原装厂商的垄断。
第三方医院设备资产整体托管方案是未来发展趋势
一是因为以前医院要与每个大型设备的维修商分别签订维修合同,加起来管理成本非常高,而整体托管至少可为医院降低10%的设备管理成本。
二是因为在设备的购买、维修市场上,单个的医院始终是独立的主体,无法享受到“规模化”的价格优惠,整体托管大的优势在于,除了对于设备的维修保养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外,由于拥有了多家医院的资源,提供托管服务的公司可以在设备的采购环节拥有更多的谈判权,从而争取到更低的采购价格。
三是整体托管服务的公司改变了以前医院和第三方维修公司的价格的博弈的局面,第三方医院设备资产整体托管方案使医院和托管方有共同的目标:维护好医疗设备的日常运转并把故障率降下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效率。
“省事、省时、省心、省钱”是实施医院医疗设备资产整体托管方案的终结果。